矇懂無知的童年,覺得金庸小說不是武俠小說,而是歷史小說。一個真實在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。故事情節巧妙與歷史銜接上,虛擬人物與史實人物交錯。當你覺得它是虛擬的故事,金庸卻又安排一個史實人物或歷史事件讓你覺得這是真的。金庸小說就是這樣引人入勝。
同樣的,歷史學家也讓我有同樣的感受。
卓九勒,這個大名鼎鼎的吸血鬼,有名到一般人反而不知道他是個歷史上確切存在的人物。但他是以一個暴君的身分存在於歷史,而非民間流傳的吸血鬼。
如果卓九勒仍存於世上那會是何等狀況?
故事就是在這個荒謬的假設下展開。但作者不斷向讀者呈現史實紀錄,步步逼退讀者拒絕相信的想法。讀到最後,卓九勒的存在我也不敢嚴正斥絕。
整個小說情節安排略為平淡。不像時下小說重鹹重辣,閱讀過程給予讀者部份揮灑自由,可以從作者蜻蜓點水般文字中延伸想像。就連最後與卓九勒的對決也是沒有經歷太多死傷的狀況下結束。
這本書我並未完全產生共鳴,主要的原因是我對中世紀西亞的歷史所知缺乏,無法了解卓九勒生前與蘇丹的戰爭背景。然而本書還是重新描繪出新卓九勒形象。化身為吸血鬼的他,獵捕人類的目的並非復仇,而是為了幫他管理他的藏書。
如同書名般,歷史學家在本書中不僅是追查卓九勒下落的羅熙、保羅等人的身份,同時也是卓九勒自己存在於世上冀盼保有的身份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謝謝你的分享...
默默有讀了一本書的感受...